您所在位置:浙江资讯网 > 新闻 > 正文

北京同仁堂守传统不守旧 国际化发展三十年 创新却不忘初心

2023-03-08 20:05:22 来源:网络


提起中药行,北京同仁堂的名号无人不识。这个拥有354年历史的老字号,由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到今年北京同仁堂国际化发展三十年暨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上市十周年,已发展成在境外2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超过150家各类终端,全球累计诊疗量突破5千万的规模,不但做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同仁堂”,更让数以亿计的国际朋友,通过同仁堂知晓、了解、使用并爱上了中医药。这当中的转变和发展,是祖辈们想也没想到的成就。

北京同仁堂扎根香港三十年

北京同仁堂以民间古方及宫廷秘方为本,悬壶济世,原本只为中国内地老百姓服务。直至1993年,现为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及董事长丁永玲女士带着北京同仁堂这块有悠长历史的金漆招牌,积极回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在香港开设第一家门店,其后更设立了总部。“立足香港,面向世界”一直是同仁堂境外发展的重要战略。


香港首间北京同仁堂零售店


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及董事长丁永玲

丁女士对2023年特别有感受:“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一步步迈向中医药国际化。数码技术,科学创新,这是国家的大趋势,老字号同仁堂也在不断尝试创新。从1993年香港第一家分店,至2018年于港交所主板上市,积极坚持深耕境外市场的专业化定位。”去年同仁堂在大埔生产基地出品的【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支持香港大学药理研究,将中医药与科研成果结合。同仁堂一路走来的过程都连系着袓国“一带一路”的发展,实现同仁堂“四步走战略”。

北京同仁堂国药上市十周年

经过多年努力,2013年,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上市。丁女士回想:“上市之初,我们便成为当时创业板市值过百亿的龙头企业。2018年转主板,带来巨大红利,我们能更好地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满足大众期待的基础。”上市十年来,同仁堂一直履行国家对大湾区发展的期望。高铁开通及港珠澳大桥落成,无疑对于大湾区各经济特区和香港独特资源禀赋连结,产生极大的经济战略纵深。丁女士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在历史上就是中医药文化交流的盛地,同仁堂的机遇显而易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和大湾区规划,整体布局着我们在世界的全产业链、全资产链、全文化链和全价值链。

疫情环境下更把握机遇

疫情以来,中医药行业发挥了巨大作用。2020年初,同仁堂国药积极投身全球抗疫,除了迅速在上千个品种中快速筛选出80余个防疫抗疫品种,从境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全力搜集抢运防疫物资以作世界健康后勤,也携手国医大师、境外中医专家组建“同仁堂全球新冠疫情防治专家组”,向全球云发布“扶正避瘟饮”靶向治疗方案共计100个处方,并向境外门店发放《北京同仁堂疫情防控指南(境外版)》,也指导马来西亚发布了《国家中医防治新冠疫情方案试行第一版》等,建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不容忽视的中国力量。疫情过后,社会更重视保健,“中医调养”的概念更为社会大众认识。中医养生,加强免疫力以至对长寿的追求成为焦点。北京同仁堂将继续服务大众,加深广大民众对牛黄药认识,按中药理念调理身体,塑造更科学的健康养生概念。

 

香港成为重要中药生产研发基地

同仁堂在境外发展一直守着“稳”字诀,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凭藉“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高质量标准制药,继续国际化发展。香港一直是同仁堂国际化发展的根据地,亦是同仁堂境外的第一个生产基地。2006年,同仁堂国药打破了“制药不出京”的陈规,在香港大埔建立了同仁堂境外第一个中成药及保健产品生产研发基地,产品均符合本地以至国际制药要求,让消费者更易暸解产品功效。近年保健养生大行其道,北京同仁堂国药也配合市场需要,推陈出新,推出增强免疫力及肠道健康的产品。去年,更推出顽症治疗患者适用的 “灵芝乐活胶囊”,此产品配伍与科研成果结合,通过大学药理研究证实产品的功效,让产品国际化。


首间北京同仁堂境外中成药及保健产品生产研发基地

紧贴时代双线发展

作为一家超过350年的老字号,发展境外市场和挂牌上市令北京同仁堂注入新活力,与时并进是走得更远的成功之道。北京同仁堂如今除了有实体的店,也在不同国家增加了网店。此外,在科技引领时代的大潮流下,利用线上模式推广中医药文化和中药疗效,增加与大众互动。扩展市场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在双线发展下更相得益彰。


北京同仁堂创建于1669年


民国时期于北京大棚栏的同仁堂药店

与香港大众心连心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是北京同仁堂的企业精神。疫情三年,香港也曾经历严峻时期,同仁堂国药支持中央援港抗疫,捐赠670万防疫物资全线门店担当使命,积极为有需求的人士提供全方位诊疗,更在抗疫路上提供中医方案,此举得到香港社会的高度肯定和民众普遍推崇。作为驻港的中医药企业老字号,同仁堂既有责任也有使命发挥香港所长,服务民众所需,继续挖掘香港的优势资源,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全球,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2016年第一届同仁关爱防中风千人八段锦

文化传承守正创新

“目前的难点,是中医药现代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缺少现代化的表达和基于现代化视角的理论逻辑。中医药理论传统表达还是会令公众感到『玄之又玄』。懂了,才能更好传播,才能更好走出去。” 同仁堂走向国际化30年,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也走出了中医药特色和气象。展望未来,丁永玲女士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中医药这一中国古代民族瑰宝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现实作用,深入探索中医药文化新的表达方式与传播路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世界人民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仁堂安宫牛黄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证书

Copyright© 2004-2018 www.zjqiyeol.com.All Right Reserved
浙江资讯网 版权所有 © 2004-2018 浙ICP备10031523号-1